北京人看了想喝点儿系列,绝了!
最近这天儿,越来越暖和了,
心里总惦记着和哥几个找地儿喝点去。
一口酒,一口肉,
回想起那些个谈天说地的日子啊,
可是一个美滋滋能形容的~
北京人爱喝酒还体现在一件小事上,
您瞅北京夏天的太阳多毒啊,
北京人下班到家,必定得先来上瓶啤酒,
咕咚咕咚地喝上两口,那可真是解暑去乏。
有的大哥热的实在扛不住了,
路边来上一瓶,歇够了再往家骑。
北京人的酒局,更是一门大学问,
虽说大学不教,考研不考,
但您一定用的着!
感情深,一口闷,感情浅,舔一舔。
在北京喝酒,我们讲究的是一口闷,
但您要是来不了这一口闷,北京人也不会勉强您,
咱喝酒总归是为了放松,
弄的一个不欢而散那就真没必要了。
咱能坐在一桌子上喝酒,自然是天大的缘分。
“这杯我先干了,您随意”,
北京人喝酒的时候,嘴里离不开这几句话,
“您要不喝,那就是不给我面子“;
“您要真拿我当朋友了,那这杯可得干了啊”;
北京人局气,不爱玩那鸡贼的手段,
话放这了,绝对以身作则,
等喝完了还得来一个华丽丽的转杯动作,
告诉您我可喝干净了,一滴都没剩。
您别看如今满大街的清吧、酒吧,
和过去老北京的酒馆儿比,区别可大着呢。
过去北京人管它叫“酒铺儿”。
那时的酒铺完全不同于现在的酒吧,
算不上高消费,更没有半点儿小资情调,
但它却是胡同里的热闹所在。
那时候,隔上几条胡同,就准有一家。
大的在街面儿上,能摆下四五张八仙桌;
小的往往藏在两条胡同的交叉口,
也就能容下五六个主顾。
跟酒铺喝酒,没人让酒也没人劝酒,
进出的老街坊,全都是熟脸儿。
在这儿,有踏实喝酒的,有找辙蹭酒的,
还有那穷的底儿掉,有点钱就得来喝上一口的主儿。
您说什么是酒腻子?
有人说喝酒后耍胳膊根儿,是酒腻子。
也有人说见天都在酒铺儿里待着的才叫酒腻子...
要说这一类人喝酒的方法也不同,
您别真不信,舔钉子、嘬石头子儿那是常事,
抿一口酒,抿一口凉水也有。
想起过去住平房那会,
一院里总有个爱喝酒的主儿,
夏天一来,还动不动的就要在院里攒个局。
其实这个局也没多大,也就是在院里支上张桌子,
要是没有合适的小桌子,拿个高点的板凳也就代替了,
来参加的都会从家拿点吃的来,
您说您带两咸鸭蛋行不行?行,真没人会挑您的理儿。
“赶明儿您到我家喝点啊”,
您可别觉得这是北京人抠,
为了省钱才把您请到家里来的,
这是把您当真朋友了才会这样做~
像什么拍黄瓜、煮/炸花生米、煮毛豆、
开花豆、咸鸭蛋,小葱拌豆腐、
拌萝卜皮、糖拌西红柿、肉皮冻......
就连这下酒菜,都紧着您爱吃的给您预备~
偶尔想在外面喝的时候,
去的也是藏在胡同犄角旮旯里的小店,
去大饭馆吧总觉得差点意思。
至于酒呢,
喝白的,就一人先来上二两,
喝啤的,就直接对瓶吹。
也有人爱拿小瓶灌上点自家泡的酒。
您说谁不知道喝二两白的最合适啊,
既不伤身又能解了酒瘾,
但是您看哪个北京人能喝完这二两就打住了,
除非是特别有自觉性的。
“我再倒半杯啊,喝完这杯我可真就不喝了,
要不一会回家准挨媳妇呲儿”;
“您说您怎么又给我倒上了,
这绝对是最后一杯了啊,
您要再给我倒,我可跟您急了啊!”
这不,您瞅...
越喝越多,越兴奋,话就越密,
从张家长李家短,瞬变到分析国际风云、天下大事......
文化,内涵,幽默诙谐,
全都靠这这一杯酒,给您交代完美!
“谈笑间,人情冷暖,杯盏间,风云过眼”!
对于北京人来说,
“换啤酒喽~”
这是一个讯号,足以把午睡中的人唤醒,
拿着空瓶出院儿,换好啤酒,和西瓜一起冰着。
这一幕,如今可真是少见了。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!
来源:老北京城
关注公众号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[广告]赞助链接:
关注数据与安全,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:http://www.ijiandao.com/
四季很好,只要有你,文娱排行榜:https://www.yaopaiming.com/
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:https://www.0xu.cn/